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秋日奉皇太后时巡以继册中宫先谒二陵遂幸嵩洛发轫京师即景成什》 全文: 气爽秋宜狩,天高吉撰辰。 自来传警跸,都觉有精神。 揭露滋兰埒,龙旗出凤闉。 大安舆敬奉,中壸制重陈。 冠剑瞻依近,蘋蘩谒拜新。 触怀愉以戚,问俗富还贫。 念结嵩阳麓,吟期洛水滨。 传闻今岁好,便往阅高囷。
参考注释冠剑古代官员戴冠佩剑,因以“冠剑”指官职或官吏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到主簿日事诣右军建平王》:“常欲永辞冠剑,弋钓畎壑。” 宋 司马光 《楚宫行》:“满朝冠剑东方明,宫门未启君朝醒。” 瞻依(1).瞻仰依恃。表示对尊长的敬意。语出《诗·小雅·小弁》:“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” 郑玄 笺:“此言人无不瞻仰其父取法则者,无不依恃其母以长大者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祭欧阳文忠公文》:“然天下之无贤不肖,且犹为涕泣而歔欷。而况朝士大夫、平昔游从,又予心之所嚮慕而瞻依。” 明 张煌言 《上监国启》:“臣不胜惶悚瞻依之至!” 清 孙枝蔚 《赠滕县任明府淑源》诗:“上官齐劝慰,父老最瞻依。” (2).借指父母。 王闿运 《王祭酒母鲍太夫人诔》:“少依慈训,壮失瞻依。” (3).敬仰依恋。 宋 苏轼 《天章阁权奉安神宗皇帝御容祝文》:“将往宅於灵宫,永怀攀慕;愿少安於祕殿,无尽瞻依。” 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二一:“湖畔徘徊,山风吹面,情景竟是瞻依而不是赏玩。” (4).形容耸立。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七》:“其下深壑中,始见居庐环倚,似有楼阁瞻依之状,不辨其为公馆、为庙宇也。” 谒拜谒见礼拜。 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正失·叶令祠》:“牧守班禄,皆先謁拜,吏民祈祷,无不如意,若有违犯,立得祸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