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熊禾的《咏菊》 全文: 庐峰几千仞,中有云一龛。 幽幽遯世人,诛茅绍为庵。 我尝造其间,追寻极幽探。 山中满兰蕙,谷口罗松杉。 更有药圃畦,种菊杞与甘,疗疾还延年,未数菊水潭。 百年未云久,涧草空毵毵。 我居北涧北,子住南涧南。 偶然比邻并,妙处谁能参。 古来种菊人,祗言晋陶潜。 当年移南村,北地何所躭。 亦曰素心人,可与共晤谈。 云何舍之去,我怀殊未谙。 八表方停云,处处迷征骖。 何如且归来,理此荒径三。 岁晚永为伴,青松冠前岩。 唐人爱牡丹,末俗亦易酣。 保此霜下杰,毋令涧怀惭。 万古晋徵士,可使顽夫廉。 题作柴桑人,纲目书法严。 我欲质巾几,白云满虚檐。
参考注释幽遯犹隐逸。《晋书·隐逸传·范乔》:“吏部郎 郗隆 亦思求海内幽遯之士, 乔 供养衡门,至於白首,於是除 乐安 令。” 世人 世上的人;普通人 世人皆知 自李唐来,世人甚爱牡丹。—— 宋·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 诛茅亦作“ 诛茆 ”。1.芟除茅草。 南朝 梁 沉约 《郊居赋》:“或诛茅而剪棘,或既西而復东。” 闽 徐夤 《新葺茆堂》诗:“翦竹诛茆就水滨,静中还得保天真。” 明 汪廷讷 《狮吼记·谈禅》:“他风流慷慨世间稀,选胜诛茅堂搆美。” (2).引申为结庐安居。 庞树松 《檗子书来约游》诗:“到此倘嫌山水浅,人间何地可诛茅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