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《次韵子瞻和陶公止酒》 全文: 少年无大过,临老重复止。 自言衰病根,死在酒杯里。 今年各南迁,百事付诸子。 谁言瘴雾中,乃有相逢喜。 连床闻动息,一夜再三起。 泝流俯仰得,此病竟何理。 平生不尤人,未免亦求己。 非酒犹止之,其余真止矣。 飘然从孔公,乘桴南海涘。 路逢安期生,一笑千万祀。
参考注释泝流亦作“溯流”。1.逆着水流方向。《后汉书·列女传·姜诗妻》:“母好饮江水,水去舍六七里,妻常泝流而汲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三二八引 唐 薛用弱 《集异记·陈导》:“ 唐 陈导 者, 豫章 人也,以商贾为业。 龙朔 中,乃泛舟之 楚 ,夜泊江浦。见一舟泝流而来,亦宿于此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河漕·宣大二镇漕河》:“又自 怀来 运米三十石,溯流而上。” 清 黄辅辰 《戴经堂日钞·咸丰三年七月初十日》:“前闻逆船千餘,自 南京 泝流西上。” 峻青 《秋色赋·狮峰月夜》:“我沿着小溪,溯流而上,向着山谷的深处走去。” (2).顺着水势。《警世通言·拗相公饮恨半山堂》:“ 荆公 不用官船,微服而行,驾一小艇,由 黄河 泝流而下。” 俯仰(1) 低头和抬头,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,进退俯仰。——《左传·定公十五年》 俯仰由人 (2)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,已成陈迹。——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