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监试呈诸试官》 全文: 我本山中人,寒苦盗寸廪。 文辞虽少作,勉强非天廪。 既得旋废忘,懒惰今十稔。 麻*衣如再著,墨水真可饮。 每闻科诏下,白汗如流渖。 此邦东南会,多士敢题品。 刍荛尽兰荪,香不数葵荏。 贫家见珠贝,眩晃自难审。 缅怀嘉祐初,文格变已甚。 千金碎全璧,百衲收寸锦。 调和椒桂酽,咀嚼沙砾碜。 广眉成半额,学步归踔踸。 维时老宗伯,气压群儿凛。 蛟龙不世出,鱼鲔初惊淰。 至音久乃信,知味犹食椹。 至今天下士,微管几左衽。 谓当千载后,石室祠高朕。 尔来又一变,此学初谁谂。 权衡破旧法,刍豢笑凡饪。 高言追卫乐,篆刻鄙曹沈。 先生周孔出,弟子渊骞寝。 却顾老钝躯,顽朴谢镌锓。 诸君况才杰,容我懒且噤。 聊欲废书眠,秋涛喧午枕。
名句书法欣赏 千金碎全璧,百衲收寸锦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千金(1) 一千斤金子 (2) 女儿。用于称他人的女儿,有尊贵之意 (3) 指很多钱,形容富贵 全璧比喻完整而无缺损的东西。 清 周亮工 《书影》卷三:“余常言,自刻本《説郛》出,而《説郛》亡矣,然其中全帙有另鐫行者,后人缘其书目,广求之,始为全璧,未可为此刻误也。” 鲁迅 《热风·儿歌的‘反动’》:“然拜读原诗,亦存小失,倘能改第二句为‘两半个都那里去了’,即成全璧矣。” 百衲 本指僧衣,后指用多材料集成完整物的方式 寻山百衲弊,过海一杯轻。——法照《送无著禅师归新罗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