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李昱的《挽朱留耕十二韵》 全文: 养誉能超俗,延龄似得仙。 风生谈满座,霜染发垂肩。 锦里青山外,金城碧水边。 谁誇五牸富,正爱一狐贤。 晓句筼筜谷,春蓑䆉稏田。 躬耕疲不厌,力学老尤专。 岂谓迎申日,俄惊在已年。 蒲轮何寂寂,草带已芊芊。 惘怅蓬科地,凄凉薤露篇。 绋多亲友执,书有子孙传。 去去随长夜,冥冥隔九泉。 惟应忝邻好,回首涕潸然。
参考注释科地 供演出的场地、场子 凄凉(1) 孤寂冷落 夜景凄凉 (2) 悲凉 字字凄凉 薤露(1).乐府《相和曲》名,是古代的挽歌。 战国 楚 宋玉 《对楚王问》:“其为《阳阿》、《薤露》,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。” 晋 崔豹 《古今注》卷中:“《薤露》、《蒿里》,并丧歌也。出 田横 门人, 横 自*杀,门人伤之,为之悲歌,言人命如薤上之露,易晞灭也,亦谓人死,魂魄归乎蒿里……至 孝武 时, 李延年 乃分为二曲,《薤露》送王公贵人,《蒿里》送士大夫庶人,使挽柩者歌之,世呼为挽歌。” 宋 叶适 《张提举挽词》诗:“长年惯唱渔家曲,难听兹晨《薤露》声。” 明 吾丘瑞 《运甓记·翦逆闻丧》:“歌《薤露》把泉臺卜葬。” 柳亚子 《题云间张瑞芝女士传》诗:“ 九峰 三泖 魂归未?怕听人间《薤露》歌。” (2).薤叶上的露水。 唐 裴铏 《传奇·封陟》:“逝波难驻,西日易頽,花木不停,薤露非久。” 明 唐顺之 《铜雀台》诗之二:“翠襦霑薤露,锦瑟入松风。” 鲁迅 《集外集·斯巴达之魂》:“酸风夜鸣,薤露竞落,其窃告人生之脆者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