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龙泉寺瞻礼二十韵》 全文: 石匣白龙潭,旧传为灵境。 往来每遥瞻,瓣香遣致敬。 昨岁夏值旱,特以专官请。 应祷普被霖,旧宇因新整。 北巡值落成,亲诣抒诚秉。 取道九松山,东北循山径。 近寺趣顿殊,树密峰峦静。 三潭叠泻瀑,寻源更遥迥。 石洞窈首潭,其深不可等。 想即神所安,一泓含溟涬。 便风亦不波,虽冬而恒泂。 神祠临峭崖,像设问欬謦。 四围陡壁间,松柏森劲挺。 一川冰雪飞,五月衣裳冷。 所见奇迹多,似此颇鲜并。 祠旁搆精舍,以备小憩领。 疏窗既纳凉,曲槛堪凭景。 无须劳步履,坐揽得全省。 意谓此多哉,吾岂为游幸。 惟祈雨旸时,鸿庥利民永。
参考注释无须 不必;用不着 我全知道了,你无须说了 步履 行走 步履艰难 得全(1).获得保全。《庄子·达生》:“彼得全於酒而犹若是,而况得全於天乎?”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如此,则刑可畏而禁易避,吏不专杀,法无二门,轻重当罪,民命得全。”《新唐书·裴度传》:“ 度 得全,天也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平定回部本末》:“计自去年十月至今,孤军在万里外陷重围者三月,卒得全。” (2).谓人臣事君之礼无所失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得全全昌,失全全亡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得全,谓人臣事君之礼全具无失,故云得全也。” 汉 枚乘 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臣闻得全者昌,失全者亡。” (3).指完全具备。 清 张芳 《黛史》:“声有逞焉,容有佚焉,巧美之得全者或寡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