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令的《唐介》 全文: 以谏得罪者为谁,四海多作唐介诗。 俗儿口狭文字碎,欲状介事语反卑。 嗟嗟我亦介之徒,此恨不助掀目眉。 三更灯死百虑息,四睫不交双目眵。 推枕起坐壮介节,以手扪臆为介思。 信乎介亦壮男子,直能金铁其肝脾。 雷霆之怒万钧重,人主之威犹过之。 一语所犯百死在,要领可断族可夷。 堂堂介也人之难,不畏所畏将所持。 奉书入奏伏文陛,身视赴死如食饴。 面折庭诤语论险,直舌铁硬坚不移。 天子怒叱大臣语,众笏交抵侔戈挥。 如何面笑目不瞬,气不略讋颜怡怡。 即日议下得远斥,中使临遣监妻儿。 奈何左右口吻毒,只有死请无还辞。 然今天子甚明圣,虽暂盛怒终复归。 呜呼能对治乱监,介也能擦其瑕疵。 语曰五谏吾从讽,仲尼逮有激而为。 后世巽懦禄位徒,缘此粉饰尸素非。 必也事有不得已,宜乎讫死争不回。 伟哉介也已不朽,日月为字天为碑。 寄语琐琐媒孽子,介纵蹈死吾何悲。
名句书法欣赏 俗儿口狭文字碎,欲状介事语反卑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文字(1) 记录语言的符号,如汉字、拉丁字母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在“琅琊山刻石”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仓颉之初作书,盖依类象形,故谓之文,其后形声相益,即谓之字。文者物象之本,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。——《说文解字叙》 (2) 文章;作文 文字通顺 (3) 语言的书面形式,如汉文、俄文 (4) 文书;公文 行文字 (5) 密信 得此文字 介事这事;此事。 叶圣陶 《倪焕之》十三:“只是 蒋冰如 那样象煞有介事,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,他看不惯。” 张英 《老年突击队》:“起初他听了很不入耳,后来日子一长也无介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