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程公许的《游灵隐寺》 全文: 赋予花好在岩壑花,强持缚花缨簪。 野花当奈何,惝恍如惊麇。 京华百万家,{角戢}{角戢}瓦叠鳞。 海气荡烦暑,作威凌轹人。 湖山招我来,九里松松风清。 千百稽首灵鹫山,西瞻目若营。 云何一峰碧,飞来如羽轻。 俗见囿畛域,达观涉沙尘。 不见毗耶离,示病老净名。 古掌断世世界,犹如陶家轮。 竺慧去不返,雪猿呼莫闻。 斯言谁与证,万壑空烟云。 老禅法龙象,谈尘纷纵横。 萍蓬万里外,缱绻犹乡情。 斋盂乳铺玉,茗碗花糁琼。 两腑扶清风,取意岩壑行。 冷泉掬清泚,五峰凌峥嵘。 真赏味无味,内观湛空明。 可能一枝筇,云水自由身。 永愧疚隐峰老,勇决拂衣巾。
参考注释花当花根。 清 朱彝尊 《黄牛冈》诗:“乱石侵花当,奔沙拥树根。” 清 厉荃 《事物异名录·花卉·总》引《庶物异名疏》:“花当,花根也。” 奈何(1) 怎么办 无可奈何 (2)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为之奈何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(3) 又 且为之奈何。 奈何取之尽锱铢。(锱铢(zīzhū ),古代重量单位,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,六铢为一锱,喻微小。)—— 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 奈何饮于酒肆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 (4) 惩治;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恍如好似;仿佛。 宋 陈与义 《出山道中》诗:“高崖落絳叶,恍如人世秋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回:“此时 蘧公孙 恍如身游 閬苑 、 蓬莱 、 巫山 、 洛浦 。” 茅盾 《公式主义的克服》:“我们闭了眼睛,还恍如那些‘人物’即在跟前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