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杜关的《柴扉杂咏九首·其二》 全文: 吾家古洧水,成都营别巢。 通顺桥西畔,聊以结衡茅。 临流辟柴扉,倚岸横板桥。 一路之字曲,两树矗门高。 引水池其面,架木杓其腰。 佳卉滋其根,恶木诛其条。 何以蔽墙阴,一柳一株桃。 何以翳庭除,一架一葡萄。 此君不可无,修竹何萧萧。 梅竹为妻婢,兰桂森儿曹。 多栽花与果,杂植瓜豆苗。 小屋八*九间,不虞风雨飘。 定目观游鱼,乘兴泛轻舠。 盈盈隔一水,已足避尘嚣。 所惜干戈扰,频年纷驿骚。 世乱贵亦贱,时清穷亦豪。 但使太平期,予乐真陶陶。 即此适吾适,胡为自忧劳。
参考注释此君《晋书·王徽之传》:“﹝ 徽之 ﹞尝寄居空宅中,便令种竹。或问其故, 徽之 但啸咏指竹曰:‘何可一日无此君邪!’”后因作竹的代称。 唐 岑参 《范公丛竹歌》:“此君託根幸得地,种来几时闻已大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东楼竹》诗:“楼上夜不归,此君留我宿。” 宋 苏轼 《於潜僧绿筠轩》诗:“若对此君仍大嚼,世间那有 扬州 鹤?” 宋 姜夔 《念奴娇·谢人惠竹榻》词:“梅风吹溽,此君直恁清苦。” 不可(1) 不可能;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,不可取。——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 学不可以已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 (2) 决不能,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不可一概而论 (3) 与“非”搭配,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,我非去不可 修竹 细长的竹子 茂林修竹 萧萧(1)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。——唐· 李白《送友人》 车辚辚,马萧萧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 (2)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 风萧萧 (3) 冷落凄清的样子 (4)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