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清代杜关的《柴扉杂咏九首·其四》 全文: 世无君子者,虽有亦不容。 谤兴而毁来,恶其不苟同。 所以十年来,荡然颓古风。 人情多反复,择友慎初终。 阮咸至哀乐,神交惟郭公。 仲蔚甘贫贱,知己有刘龚。 艺精为人役,交广亦怨丛。 立身苟不达,终见羁樊笼。 已矣归去来,吾慕五柳翁。
参考注释君子(1)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。——《诗·魏风·伐檀》 君子不齿。——唐· 韩愈《师说》 君子寡欲。——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 君子多欲。 (2)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,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。——《论语》 君子有不战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 君子博学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 花之君子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 (3)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君子登山。——明· 顾炎武《复庵记》 同社诸君子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君子之后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 不容(1) 不许;不让 不容置疑(不容许有什么怀疑) (2) 不容许存在;不接纳(为世所不客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