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文天祥的《先两国初忌》 全文: 北风吹黄花,落木寒萧飕。 哀哀我慈母,玉化炎海秋。 日月水东流,音容隔悠悠。 小祥哭下邳,大祥哭幽州。 今此复何夕,荏苒三星周。 嗟哉不肖孤,宗职旷不修。 昔母肉未寒,委身堕寇雠。 仰药早云遂,庶从地下游。 太阿落人手,死生不自由。 南冠坐绝域,大期落淹流。 白华下玄发,碧苏生缁裘。 心口自相语,形影旁无俦。 空庭鬼火阒,天黑对牢愁。 鱼轩在何处,魂魄今安否。 儿女各北归,坟墓委南陬。 寒食雨凄凄,盂饭谁与投。 荆棘缠蔓草,狐兔缘荒丘。 长夜良寂寞,与我同幽幽。 我心亦劳止,我命实不犹。 昨夕梦堂上,乐昔欢绸缪。 觉来尚恍惚,血涕连衾禂。 晨兴一瓣香,痛如螫在头。 吾家白云下,万里同关忧。 遥怜弟与妹,几筵罗庶羞。 既伤母在殡,又念兄在囚。 兄囚不足念,毋亦为母谋。 三圣去已远。 穹垠莽洪流。 缅怀百世虑,白骨甘填沟。 冥冥先大夫,郁郁苍松楸。
参考注释委身 将身心交付 委身为贾人妇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她中年时委身一位农民 寇雠亦作“寇仇2”。亦作“ 寇仇 ”。仇敌;敌人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武夫力而拘诸原,妇人暂而免诸国,堕军实而长寇讎,亡无日矣。”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昔之为我哺乳之子孙者,今尽是我饮血之寇讎也。” 北魏 杨衒之 《洛阳伽蓝记·永宁寺》:“若克城邑,絶非卿有,徒危宗国,以广寇仇。” 唐 曹唐 《和周侍御买剑》:“将军溢价买吴鉤,要与中原静寇讐。” 宋 苏轼 《孙武论》下:“夫天下之患,不在於寇讎,亦不在於敌国,患在於将帅之不力。” 清 黄宗羲 《明夷待访录·原君》:“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,视之如寇讐,名之为独*夫,固其所也。” 郭沫若 《战声集·诗歌国防》:“三十年来他已逐渐觉醒在驱逐他的寇仇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