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舒岳祥的《十月五日风》 全文: 十月五日风,俗占端可验。 常年谁能记,两岁入程椠。 去年当此月,初三月未艳。 暮下陈村庄,夜投象原店。 道边人未眠,山曲灯微闪。 时经兵火余,惊问暗窥觇。 往扣瓜葛门,炊糜聊属厌。 仲叔为猪肝,不辞口腹玷。 回思万马惊,心掉舌为舚。 恐恐如有追,昧爽踏霰。 横山过西田,恶风吹欲阽。 萧萧三两家,逋流已先占。 怜我是官人,枯薪许分{左木右忝}。 时艰无沽户,粗粝得充歉。 我行仆忙追,赵坑石排剑。 荒蹊陟崇冈,奔湍啮深堑。 有坞当中心,纸乡家自赡。 主人褐宽博,黄泥补茨苫。 邀我劝我留,铺床展伸欠。 少妇亦解事,炉中添焰焰。 我意自多危,岌岌急风缆。 蓐食入雪楼,山深路犹闇。 冰柱照层崖,霜花滑断磡。 山家喜客来,开门容弛担。 翁媪互行酌,畦菜许分盐。 此日气颇舒,愁新懽得暂。 文叔因饥寒,豆粥怀一啗。 劳薪与鍊炭,至此成鍼砭。 颇怪少陵妻,粉黛未忘艳。 今辰复此日,山庵私酒釅。 扫林三日风,纸帘垂襜襜。 患难几人全,生存吾已忝。 十月五日风,艰难须在念。
名句书法欣赏 文叔因饥寒,豆粥怀一啗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饥寒 饥饿和寒冷,多用于缺吃少穿的困难情况 他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豆粥(1).用豆煮成的粥。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时天寒烈,众皆飢疲, 异 上豆粥。明旦, 光武 谓诸将曰:‘昨得 公孙 豆粥,飢寒俱解。’” 宋 苏轼 《豆粥》诗:“君不见 呼沱 流澌车折轴, 公孙 仓皇奉豆粥。” (2).指米中掺豆煮成的粥。 许地山 《危巢坠简·解放者》:“在窗户底下,他喝着豆粥,抽着烟,眼睛不住地看往来的行人,好像在侦察什么案情一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