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佘翔的《冬日苦雨·其二》 全文: 檐前声不绝,枕上听来频。 乞米空怀帖,披裘那负薪。 形骸枯欲折,童仆馁生嗔。 如此萧条色,谁堪原宪贫。
参考注释前声古典戏曲用语。 元 明 杂剧的每支曲子须标明其所属的宫或调,同一折中宫调相同的各曲,只在第一支曲前标明调名,其后各曲,则标“前声”或“前调”。 枕上(1).床上。 唐 岑参 《春梦》诗:“枕上片时春梦中,行尽 江 南数千里。” 宋 陆游 《秋声》诗:“人言悲秋难为情,我喜枕上闻秋声。” 杨朔 《秋风萧瑟》:“夜来枕上隐隐听见 渤海湾 的潮声,清晨一开门,一阵风从西吹来,吹得人通体新鲜干爽。” (2).指梦中。 宋 萧东夫 《吕公洞》诗:“枕上功名祇扰扰,指端变化又玄玄。” 听来 构成或传达某种印象,听话人感到有某种含意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