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》 全文: 我本糜鹿性,谅非伏辕姿。 君如汗血马,作驹已权奇。 齐驱大道中,并带銮镳驰。 闻声自决骤,那复受絷维。 谓君朝发燕,秣楚日未欹。 云何中道止,连蹇驴骡随。 金鞍冒翠锦,玉勒垂青丝。 旁观信美矣,自揣良厌之。 均为人所势,何必陋盐辎。 君看立仗马,不敢鸣且窥。 调习困鞭箠,仅存骨与皮。 人生各有志,此论我久持。 他人闻定笑,聊与吾子期。 空斋卧积雨,病骨烦撑支。 秋草上垣墙,霜叶鸣阶墀。 门前自无客,敢作扬雄麾。 候吏报君来,弭节江之湄。 一对高人谈,稍忘俗吏卑。 今朝枉诗句,粲如凤来仪。 上山绝梯磴,坠海迷津涯。 怜我枯槁质,借润生华滋。 肯效世俗人,洗刮求瘢痍。 贤明日登用,清庙歌缉熙。 胡不学长卿,预作封禅词。
参考注释世俗(1) 世间一般的习俗 世俗之见 (2) 非宗教的 她不允许他们在去教堂来回的路上谈论世俗的事情 瘢痍(1).疤痕;伤痕。《资治通鉴·唐太宗贞观十三年》:“上尝谓 敬德 曰:‘人或言卿反,何也?’对曰:‘臣反是实!臣从陛下征伐四方,身经百战,今之存者,皆锋鏑之餘也。天下已定,乃更疑臣反乎!’因解衣投地,出其瘢痍。上为之流涕。” 清 唐孙华 《种树》诗:“一朝触头面,殷朱血淋漓。困甚据蒺藜,生痏成瘢痍。” (2).比喻过失,缺点。 宋 苏轼 《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》:“怜我枯槁质,借润生华滋。肯效世俗人,洗刮求瘢痍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