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叠前韵》 全文: 周庐卫士千牛屯,云依星拱黄屋尊。 郡城南望据胜势,节候东壁方中昏。 纳稼逢年慰予志,崇墉比栉看村村。 省方馀暇讨舆志,众春园首寻松门。 韩苏卓荦宋伟器,葆祠相望慰精魂。 百花池畔笠亭下,亭亭桀竖如生根。 异代何幸遭睿赏,宸章焕注屋漏痕。 海上三山却可拟,淮中一品安足论。 坡翁笔力健扛鼎,坐令光生丈八盆。 从来正人显后世,抚玩之馀鉴戒存。
参考注释笔力 写字、画画、写文章用笔行文的力量;文章的气势 笔力雄健 扛鼎(1).举鼎。《吴子·料敌》:“力轻扛鼎,足轻戎马。”《文选·王融<三月三日曲水诗序>》:“彯摇武猛,扛鼎揭旗之士。” 刘良 注:“扛、揭,皆举也。” 清 薛雪 《一瓢诗话》:“若七古则一韵为难,苟非笔力扛鼎,无不失之板腐。” (2).比喻攘夺国家政权。《晋书·明帝纪论》:“ 晋 氏不虞,自中流外,五胡扛鼎,七庙隳尊。” (3).比喻有大才,能负重任。 明 张煌言 《祭监国鲁王表文》:“徒藴扛鼎之怀,愈抱号弓之痛。” (4).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 籍 长八尺餘,力能扛鼎。”后因以“扛鼎”指代 项羽 。 金 史肃 《过九里山》诗:“断蛇扛鼎两争雄,陈迹荒凉万事空。” 坐令犹言致使;空使。 唐 韩愈 《赠唐衢》诗:“胡不上书自荐达,坐令四海如 虞 唐 ?” 明 刘基 《结交行》:“寧知嫌隙翻掌成,坐令衽席生戈兵!” 丘逢甲 《汕头海关歌》:“坐令洋货日报关,万巧千奇无不备。” 光生平整,妥帖。 克非 《春潮急》五:“ 李让 显然是长于干这种事的,手脚远比 李克 搞的快,而且补得又光生又整齐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