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吕陶的《送张子公》 全文: 康定用兵日,府谷尤孤危。 属当治安久,多事尽废隳。 三面枕贼境,平易如通逵。 重城辄议葺,浮论多背驰。 贤哉光禄公,定虑先本基。 百堵大兴作,据险成藩篱。 城完贼已至,善守莫敢窥。 泉源众所汲,公为亲解围。 兵势弱不振,公能屡张威。 贼退城可处,生聚始有归。 于今三十年,功勋书鼎彝。 边人每记忆,言者感涕挥。 近日羽书至,讨伐加羌夷。 庙算出帷幄,王师整熊罴。 壮夫思报国,志士窃忧时。 寒日朝惨淡,凄风夜号悲。 昔人何卓荦,往事可追维。 夫君实贤嗣,仕宦图奋飞。 家声贵不坠,儒学当有为。 归欤自磨砺,门阀增光辉。
参考注释于今(1) 至今 车站一别,于今十年 (2) 如今;到现在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。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蕕,十年尚犹有臭。” 杨伯峻 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。” 唐 贾岛 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” 功勋 功绩。尤指对国家、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 建立功勋 功勋卓著 鼎彝亦作“ 鼎彝 ”。古代祭器,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。 汉 许慎 《<说文解字>叙》:“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,其铭即前代之古文,皆自相似。”《文选·任昉<王文宪集序>》:“前郡尹 温太真 、 刘真长 ,或功铭鼎彝,或德标素尚。” 李善 注:“《礼记》曰:鼎有铭,铭者,论譔其先祖之德美、功烈、勋劳,而酌之祭器。《左氏传》: 臧武仲 曰:大伐小,取其所得,以作彝器,铭其功,以示子孙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韩忠献挽辞》之二:“英姿爽气归图画,茂德元勋在鼎彝。” 胡适 《<国学季刊>发刊宣言》:“鼎彝、泉币、碑版、壁画、雕塑、古陶器之类,虽缺乏系统的整理,材料确是不少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