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万里的《雪后霜晴,元宵月色特奇》 全文: 玻璃盆泻琉璃水,素娥晚妆欲梳洗。 报道虚皇筑雪宫,一架半间三万里。 却嫌广寒未苦宽,要借新宫作上元。 先烦玉妃整羽卫,次遣青女褰云关。 渠侬旧有七宝藏,封在琼楼楼顶上。 中藏脑子万斛强,轻明片片梅花样。 急呼滕六取将来,更和端叶挼作埃。 狂抛乱撒不停手,满空碎下真珠胎。 乾坤立变水精阙,云衢透冷天街滑。 姮家催索水霜袍,肌粟衣铢添不彻。 银轮冻作一团冰,望舒堕指推不行。 兔啼蟾泣滴成露,海东飞上金鸦精。
参考注释催索催着要。 茅盾 《子夜》八:“经纪人 韩孟翔 昨天已经来催索过了。” 霜袍白色绸袍。 宋 苏轼 《菩萨蛮·赠徐君猷笙妓》词:“夜阑残酒醒,惟觉霜袍冷。” 肌粟因遇惊恐或寒冷而在皮肤上隆起小疙瘩。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董生》:“待之既久,足冰肌粟,故借被以自温耳。” 许杰 《邻居》四:“本来是不十分胆大的 金龙 现在听他们说着,虽然不同小孩儿一样的怕惧,但周身也曾经起了一次肌粟。” 不彻(1).不循常道。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天命不彻,我不敢傚我友自逸。” 毛 传:“彻,道也。” 陈奂 传疏:“不道……不循道而行。” (2).不尽;不完。 元 无名氏 《渔樵记》第二折:“你看我似粪土之墙朽木材,断然是捱不彻饥寒,禁不过气恼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