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题黄楼再叠苏轼韵》 全文: 每游黄楼必有说,风流玉局前茅发。 到斯欲罢乃不能,把笔先愁韵险滑。 野亭且置试衣衫,九日缅怀洗靴袜。 望谼幸过守孤城,痛定欢容绿酒呷。 贤守勤民应若此,河复为云欣举锸。 丁丑事迹略或同,休我生之戚我杀。 较于刺史有甚焉,其奈行灾煽罗刹。 千方救济不遗力,旋转终赖鸿钧轧。 今来闾阎颇改观,菆井卖蒸酒槽压。 载登城阁得怡情,黄水回环碧山齾。 千村喜睹起耕桑,百里相闻有鹅鸭。 一杯遥酹老东坡,何必高情寄清霅。
参考注释不能(1) 不可能;不能够 又北向,不能得日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(2) 〈方〉∶不允许,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(3) 〈方〉∶不至于 把笔(1).执笔。借指书写;写作。 唐 韩愈 《送灵师》诗:“失职不把笔,珠璣为君编。”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华阳博议下》:“强记则博闻,博闻必强记,此常理而不尽然。至博闻强记而不解把笔者,又比比也。” 清 曹寅 《朱园看梅忆子猷》诗:“我行 石城 东,每拟写横幅。远惭北枝妙,把笔手先缩。” 王统照 《<王统照短篇小说集>序言》:“由于年来久病,住医院和休养时多,不能把笔。” (2).握着初学儿童的手和笔教其习字。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释谚·把字》:“把笔犹言握笔,今小儿初就塾,蒙师把笔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