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浙的《题张耻独手卷》 全文: 独行不愧影,独寝不愧衾。 我诵古人言,应知古人心。 古人几千载,其心垂至今。 伏地雷惊蛰,闻天鹤在阴。 勿谓独不知,俨若鬼神临。 勿谓独不彰,殷若钟磬音。 所以君子人,幽独在所钦。 夫君号耻独,兹意一何深。 逝将书户牖,庶用存规箴。 性情时静观,义理日幽寻。 毋使尔茅滋,望致蓁莽侵。 童冠相追随,读书松桂林。 人事多乖违,出入昴与参。 君游碧海涯,我老青云岑。 秋山风日佳,蓬萍偶盍簪。 抚卷索我诗,引吭为君吟。 务学贵得朋,独知岂所任。 静定恒自持,狂驰谁共禁。 愿言崇令德,致重比南金。
参考注释静定(1).指道家的澄心静虑,守道不离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九四:“安在道中,名曰归根;守根不离,名曰静定。” (2).指佛教的澄心静虑,坐禅入定。 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祷雨》:“如此良久,輒有雨。岂其静定之功已成,特假此以愚人耶,抑果异物耶?” (3).平静凝滞。 茅盾 《三人行》五:“他的眼光是阴悒的,静定的,而且并没看见什么似的。” 叶圣陶 《恐怖的夜》:“埠头那有什么航船,只有赤热的太阳照着静定的河水。” (4).平静安定。 郭沫若 《文艺论集·王阳明礼赞》:“我的精神在贫困之中也还见静定。” 潘漠华 《三月二十夜杭州》:“山是如此的静定,天是如此的低迷。” 自持 自我克制和把持 不能自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