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慕容彦逢的《感春》 全文: 桥门并驰道,车毂声摩空。 重廊隔嚣鬨,阒若林峦中。 黎明寮寀集,联骑纷蹄鬃。 交情金兰契,晤语药石攻。 翰墨时间作,辞气争豪雄。 微踪幸接武,徒愧劳无功。 轩窗鉴晴日,檐外鸣春虫。 沉迷惊节物,饮啄嗟樊笼。 沂风渐澹荡,璧水初冲融。 坐想名园花,芳菲衒青红。 儒宫异拘窘,胡为苦匆匆。 来时招客醉,驾言与君同。
参考注释嚣鬨喧嚷;喧闹。 明 方孝孺 《卧云楼记》:“特以壮先生之高致,以为世俗之嚣鬨污浊者不足以浼之。” 明 李东阳 《天津卫城修造记》:“周諏隐幽,则嚣鬨不生;询察吏治,则糺纷不生。”《清史稿·爱新觉罗允禩传》:“隶内务府披甲诸人集 允禩 邸嚣鬨,翌日,又集副都统 李延禧 家,且纵掠。” 阒若亦作“閴若”。1.寂静貌。 清 陈维崧 《解连环·奕用<片玉词>韵》词:“花阴半庭閴若,渐局中争劫,枰上侵角。” (2).形容烟消火灭。 清 陈维崧 《木兰花慢·新霁过蝶庵访云臣不遇词以柬之》词:“奈緑窗倚徧,罏薰閴若,茗椀依然。” 林峦(1).树林与峰峦。泛指山林。 南朝 齐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望林峦而有失,顾草木而如丧。” 唐 王昌龄 《山行入泾州》诗:“林峦信回惑,白日落何处。” 宋 朱熹 《休庵》诗:“别岭有精庐,林峦亦幽絶。” 明 皇甫冲 《维摩寺雨坐》诗:“林峦忽不见,但闻山涧响。” 清 汪懋麟 《送劳书升之任黔中》诗:“风景怜殊俗,林峦想故关。” (2).指隐居的地方。 唐 李白 《赠参寥子》诗:“长揖不受官,拂衣归林峦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