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庭坚的《醉落魄》 全文: 浮蚁。 一入愁肠,便有阳春意。 须将席幕为天地。 歌前起舞花前睡。 从他兀兀陶陶里。 犹胜醒醒、惹得闲憔悴。 ”此曲亦有佳句,而多斧凿痕,又语高下不甚入律。 或传是东坡语,非也。 与“蜗角虚名”、“解下痴绦”之曲相似,疑是王仲父作。 因戏作四篇呈吴元祥、黄中行,似能厌道二公意中事。 陶陶兀兀。 尊前是我华胥国。 争名争利休休莫。 雪月风花,不醉怎生得。 邯郸一枕谁忧乐。 新诗新事因闲适。 东山小枝携丝竹。 家里乐天,村里谢安石。
参考注释中行(1).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不得中行而与之,必也狂狷乎!” (2).泛指中庸之道。 清 姚鼐 《方侍庐先生墓志铭》:“先生默默,独守中行。” (3).中等德行。《荀子·子道》:“入孝出弟,人之小行也。上顺下篤,人之中行也。” (1).中军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 晋侯 作三行以御 狄 , 荀林父 将中行。”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传》:“ 范蠡 在中行,左手提鼓,右手操枹而鼓之。”参见“ 三行 ”。 (2).中列。《吴子·励士》:“於是 武侯 设坐庙廷,为三行饗士大夫。上功坐前行,餚席兼重器上牢;次功坐中行,餚席器差减。” (3). 唐 宋 时,尚书省分六部为三行。以兵、吏及左右司为“前行”,刑、户为“中行”,工、礼为“后行”。见 宋 王溥 《唐会要·尚书省诸司上》。 (4).复姓。 汉 有 中行说 。见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。 二公指府和县的副职。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三回:“适才我站在门口,遇见敝县的二公。”参见“ 二太爷 ”。 意中事 心中的事 帘内掷一纸出,即道人意中事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