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陈谟的《金柑花》 全文: 金柑花,铅霜银雪盈桠杈。 独当伏日偏荣荂。 绿珠金弹叶重遮。 半黄可恨飘篱笆。 数枝尚复秋始花。 花不成实徒纷葩。 高枝蠹穴心久瘕。 秋高恐畏成枯槎。 抉蠹椎凿何当加。 低株三尺阴㲚㲚。 始自脱略茅与䔑。 试花寂历明晴霞。 秀色已似卑梨楂。 后皇嘉植楚甸誇。 忆昨包贡天王家。 兼程星火疲骝騧。 蓬莱歌钟觞九霞。 传柑曲宴恩波奢。 尘飞道断虎奋牙。 下州斩伐无根芽。 他园见之何怅邪。 天王北狩黑海涯。 故侯谁种青门瓜。 杨梅荔子金枇杷。 纷纷并得登笼笯。 金柑花,委香屑玉同尘沙。 行歌花底沾乌纱。 歌成谩起园官嗟。
参考注释行歌 歌,吟,抽咽的哭。行,走动着。行歌意为一边走着一边抽抽咽咽地哭。是孩子的哭状 儿闻之亡去入山林行歌。——晋· 干宝《搜神记》 乌纱(1).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。 唐 皮日休 《夏景冲淡偶然作》诗:“祗隈蒲褥岸乌纱,味道澄怀景便斜。” 宋 王禹偁 《<李太白真赞>序》:“龙竹自携,乌纱不整;异貌无匹,华姿若生。”《平山冷燕》第一回:“喝声未絶,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,乌纱象简,趋跪丹墀。” (2).泛指官帽。 清 洪楝园 《后南柯·辞职》:“想当年司宪护高牙,误军事褫乌纱,如炉王法便追拿。”参见“ 乌纱帽 ”。 (3).借指官位。 明 孙仁孺 《东郭记·与之大夫》:“覷了这人情笑杀,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。”参见“ 乌纱帽 ”。 (4).黑纱织物。参见“ 乌纱髻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