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过的《送参寥师归钱塘》 全文: 我先大夫东南游,六年云水穷抉搜。 吹嘘人物到方外,伯乐未忍轻骅骝。 老师一见心相投,气味要是同薰莸。 尘埃岂解埋珠玉,自有宝气干斗牛。 作诗为文尽馀事,劲节凛凛横九秋。 俗子欲交辄掉头,我友天下第一流。 虽遭谤骂不少避,年世久已同浮沤。 我昨南来自炎州,师亦方解钟仪囚。 握手流涕古汴沟,生死骨肉我未瘳。 众人见弃谁相休,累然独处空山幽。 忽闻剥啄师唤我,洒扫茅堂三日留。 行行吴越有旧隐,明年当泛西湖舟。 赠言乃是朋友义,敢效儿女空绸缪。 夜光明月宜自收,虎文豹缬非身谋。
参考注释谤骂诽谤咒骂。《魏书·儒林传·李业兴》:“若有相乖忤,便即疵毁,乃至声色,加以谤駡。” 宋 张耒 《明道杂志》:“一生常遭人谤駡。” 明 刘基 《皇帝手书》:“然歹人恶严法,喜宽容,谤駡国家,扇惑非非莫能治。” 不少(1).多。《书·大诰》:“天降割於我家不少。” 巴金 《人民友谊的事业》:“但是后来车站上一下子出现了不少的人。” (2).毫无。《史记·伯夷列传序》:“余以所闻 由 、 光 义至高,其文辞不少概见,何哉?” 久已 早已;早就 这件事我久已忘却了 浮沤水面上的泡沫。因其易生易灭,常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。 唐 姚合 《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》诗:“走童惊掣电,飢鸟啄浮沤。” 宋 范成大 《石湖中秋二十韵感今怀旧而作》:“水天双对镜,身世一浮沤。” 明 无名氏 《赠书记·认男作女》:“老爷若放浮沤,情愿焚香顶礼,朝夕把恩酬。” 清 恽敬 《海会庵放生河碑铭》:“圣人愚人,善禽恶兽,如大海中浮沤,大空中飞尘。” 郭沫若 《女神·蜜桑索罗普之夜歌》:“无边天海呀,一个水银的浮沤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