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命老盐仓上下相地仍建石塘诗以志事》 全文: 壬午视海塘,长言曾志事。 尔时虽北坍,塘外尚沙地。 未若此时甚,水竟塘根至。 老盐仓一带,惟赖柴塘峙。 向亦经亲临,下桩目所视。 沙散弗齧桩,条石艰鳞砌。 移内又弗可,遂罢石塘议。 兹来细周阅,未可前言必。 柴塘四千丈,岂尽活沙寄。 不无受桩处,石塘终可恃。 申命重相勘,莫虑国帑费。 庶几永安澜,为民吁天庇。
参考注释尔时犹言其时或彼时。《左传·襄公十三年》“使 士匄 将中军,辞曰: 伯游 长,昔臣习於 知伯 ,是以佐之,非能贤也” 晋 杜预 注:“ 罃 代将中军, 士匄 佐之。 匄 今将让,故谓尔时之举,不以己贤。” 沙地(1).海滨河岸由泥沙淤积成的滩地。《元史·河渠志二》:“八月以来,秋潮汹涌,水势愈大,见筑沙地塘岸,东西八十餘步,造木柜石囤以塞其要处。”《清史稿·食货志一》:“ 乾隆 五十九年巡抚 吉庆 言,沿海沙地滩涨靡常,约十三万三千餘亩,悉令入官,交原佃耕作纳租,永著为例。” (2).含沙多的土地。《新华月报》1952年第8期:“在人口密集的地区,也有大量的废弃土地,如沙地、碱地、红土地等,经验证明是可以利用的。” 范长江 《中国的西北角》十七:“由 磴口 东北行,沙地渐少, 黄河 冲积平原上,丰腴可爱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