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》 全文: 昔者子舆病且死,其友子祀往问之。 跰?鲜鉴井自叹息,造物将安以我为。 今观古塑维摩像,病骨磊嵬如枯龟。 乃知至人外生死,此身变化浮云随。 世人岂不硕且好,身虽未病心已疲。 此叟神完中有恃,谈笑可却千熊罴。 当其在时或问法,俯首无言心自知。 至今遗像兀不语,与昔未死无增亏。 田翁里妇那肯顾,时有野鼠衔其髭。 见之使人每自失,谁能与结无言师。
名句书法欣赏 当其在时或问法,俯首无言心自知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时或 有时;偶尔 断瓦残垣中间时或露出焦黄的破布碎片。——《第二次考试》 问法(1).依据法律。 唐 韩愈 《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》:“其罪杀*人,不发声色,问法何如,不自为轻重,故无敢犯者。” (2).问佛法。 唐 杜甫 《谒真谛寺禅师》诗:“问法看诗妄,观身向酒慵。” 俯首(1) 低下头 俯首做画 (2) 比喻顺从 俯首听命 言心(1).倾吐心意。 南朝 梁 丘迟 《为王博士谢表》:“臣闻抚臆可以言心,量能则知所止。” (2).言语和思想。 唐 贾岛 《题长江》诗:“言心俱好静,廨署落暉空。” 自知 认识自己;自己明了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