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新的《听王子定吹*箫》 全文: 水花浸鬓根,荷叶践衫色。 西城王老子,豪健不可得。 客从日没来,鹑衣遍黄埃。 银杯未羽化,公余烦一开。 山猿供嘉果,书萤惊蜡炬。 能持白玉箫,为作苍鸾语。 凉飚助清奏,雨脚挥残暑。 台边舞凤拍云来,潭底吟龙撇波去。 君不见宁王当日争门迎,三十六宫学新声。 玉人今夜教何处,二十四桥空月明。 西城烟景何疏索,王子宦情殊不恶。 有田日种黄金茅,叵奈蠹虫摇齿脚。 少年英气无覉络,浩唱高弹神自若。 春风走马入花林,红日垂头困瑶阁。 老去腰支便矍铄,座人那肯妨诙谑。 飞觞得似少年时,西窗几度灯花落。
参考注释老去(1).谓人渐趋衰老。 唐 杜甫 《往在》诗:“归号故松柏,老去苦飘蓬。” 宋 欧阳修 《赠王介甫》诗:“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 明 汪循 《老去》诗:“老去心还竞,春来花又新。” (2).引申为老年;晚年。 沉从文 《<沉从文选集>题记》:“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,我和我的读者,都共同将近老去了。” (3).死去。 元 房皞 《思隐》诗:“情知老去无多日,且向闲中过几年。” 明 李东阳 《柳岸垂纶》诗:“老去祗应家在此,不须盘石更垂萝。” 腰支见“ 腰肢 ”。 矍铄 形容老人目光炯炯、精神健旺 矍铄哉,是翁也。——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 精神矍铄 诙谑戏谑,开玩笑。 宋 司马光 《春日书寄东郡诸同舍》诗:“清言妙諭间詼謔,笑语往返何喧譁。” 清 葆光子 《物妖志·木·柳》:“ 希侃 美丰姿,尚詼謔。” 梁启超 《<将来百论>序》:“时復涉笔琐末,间以詼謔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