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降旨复加赈卫辉所属五县诗以志事》 全文: 卫辉属五县,被旱经两年。 一再纵加赈,五月期届完。 麦歉斯已定,禾黍期亦难。 南望荐臻区,灾民实可怜。 预计期满逮,加赈命速传。 不拘极次贫,胥展三月连。 邻郡略胜兹,虔祈熟晚田。 有无或相通,庶几糊粥饘。 救灾乏善政,忧虑弗安眠。 或者贪酷行,细察今无旃。 或予弗爱民,则实不敢然。 自幼读鲁论,宣尼不怨天。 小民设怨咨,亦足戾气宣。 谓民宁怨予,调燮实多愆。 思过上下同,庶几和气旋。 悔祸天降康,膏澍沾陌阡。 烦语不成章,惄如愁愧骈。
参考注释调燮(1).犹言调和阴阳。古谓宰相能调和阴阳,治理国事,故以称宰相。 唐 颜舒 《刻漏赋》:“罢衣裳之颠倒,配皇极而调燮。” 宋 沉辽 《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》:“我昔造公室,公方任调燮。” 清 蒋士铨 《桂林霜·议恤》:“世掌丝纶,官居鼎鉉,中书惭任调燮。” (2).调养;调理。 金 朱之才 《卧病有感二十韵》:“齿髮久已疏,又復失调燮。” 宋 陆游 《冬夜作短歌》:“衣裘视寒暖,日夜自调燮。” 清 朱之瑜 《与板矩书》之一:“臺兄英年畅遂,精研调燮之理,何为亦有此恙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