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慕容彦逢的《醉歌行次韵》 全文: 尝闻醉乡之乐真且全,青州从事乡之贤。 杯铛三百沃轩旷,眼看万有心陶然。 平生不识饮中趣,糟浆逆鼻忧颓颠。 捧罂徒知咏酒颂,侧弁未始陪宾筵。 丈人襟怀湛秋水,尘埃涤尽中恬渊。 美哉家酿藏之久,誓可与饮无留涓。 宴开设此杯中物,意如割炙何勤虔。 欢诚感激忘既醉,是日饮兴轻金船。 房栊蚕老舒长昼,郊野麦秀清和天。 主人放怀客尽量,谈间标韵凌云烟。 醉歌耳热匪吾事,两腋清风同玉川。 愿言乘兹腾倒景,清都谒帝罗群仙。 酒阑逸思不可遏,笔端诗句如奔泉。
参考注释平生(1) 终身;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,似诉平生不得志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(2) 向来;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,是吾不是处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 不识(1).不知道,不认识。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” 郑玄 笺:“其为人不识古,不知今,顺天之法而行之者。” 唐 韩愈 《闵己赋》:“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,涉大水之漫漫。” 鲁迅 《<集外集>序言》:“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,而且近乎不识羞。” (2).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。指误杀。《周礼·秋官·司刺》:“壹宥曰不识。” 郑玄 注:“识,审也。不审,若今仇讎当报甲,见乙,诚以为甲而杀之者。” 糟浆酒浆。《列子·杨朱》:“糟浆之气,逆於人鼻。” 唐 鲍溶 《山行经樵翁》诗:“举案馈宾客,糟浆盈陶尊。” 唐 陆龟蒙 《奉和袭美酒中十咏·酒城》:“殊无甲兵守,但有糟浆气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