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岳的《贺新凉/贺新郎》 全文: 霜月花寒如洗。 花问梅花、经花年何事,尚迷*烟水。 梦著翠霞寻好句,新雪阑干独倚。 见竹外、一枝横蕊。 已占百花头上了,料诗情、不但江山耳。 春已逗,有佳思。 一香吹动人间世。 奈何地、丛篁低碧,巧相亏蔽。 尽让春风凡草木,便做云根石底。 但留取、微酸滋味。 除却林逋无人识,算岁寒、只是天知己。 休弄玉,怨迟暮。
名句书法欣赏 奈何地、丛篁低碧,巧相亏蔽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奈何(1) 怎么办 无可奈何 (2) 如何 奈何不礼 不予我城奈何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为之奈何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(3) 又 且为之奈何。 奈何取之尽锱铢。(锱铢(zīzhū ),古代重量单位,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,六铢为一锱,喻微小。)—— 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 奈何饮于酒肆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 (4) 惩治;对付 等我慢慢的奈何他 丛篁丛生的竹子。 唐 宋之问 《泛镜湖南溪》诗:“沓嶂开天小,丛篁夹路迷。” 宋 陈与义 《纵步至董氏园亭》诗之二:“自移一榻西窗下,要近丛篁听雨声。” 亏蔽遮掩。 北周 庾信 《终南山义谷铭》序:“维公匡济彝伦,弘敷庶绩,燮理餘暇,披閲山经,以为 终南 、 敦物 日月亏蔽,杶、干、栝、柏、椅、桐、梓、漆,年代藴积,於何不有?” 唐 宋之问 《自衡阳至韶州谒能禅师》诗:“迴首望旧乡,云林浩亏蔽。” 明 莫止 《汉京篇》:“峻阁重楼夹道悬,云房雾殿森亏蔽。” 清 黄宗羲 《黄复仲墓表》:“古木新篁亏蔽老屋,正復不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