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镃的《吴疾愈约客游湖上园》 全文: 平生志四方,岂愿宋三窟。 超凌风中骥,振迅霜后鹘。 无何足受湿,步履遽臲卼。 投鍼痛循筋,濯药热透骨。 重缠袜中絖,懒顾囊内笏。 长怀络宾王,旷迈困沉泊。 胸蟠经纶业,与气共振拔。 纷纷灞上旅,太增贵肥腯。 傥其尚细谨,俗眼愈超忽。 临垆指醇酒,洗涤去泥淈。 器宏事果遂,阔步黄金阙。 宿来病殊减,砌域可踔越。 拘挛日既深,得差兴尤发。 湖山想贻笑,相忘两逾月。 霜光著红小,幽香逗疎樾。 风晴春一似,携具任仓卒。 招邀二三子,才思涌难竭。 却愁费吾诗,笔端口方讷。
参考注释平生(1) 终身;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,似诉平生不得志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(2) 向来;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,是吾不是处。——清· 林觉民《与妻书》 四方(1) 东、南、西、北四个方向,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(2)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三窟三个洞穴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 冯諼 曰:‘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。今君有一窟,未得高枕而卧也。请为君復凿二窟。’”后以喻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。 三国 魏 吴质 《答东阿王书》:“深蒙 薛公 折节之礼,而无 冯諼 三窟之效。” 宋 苏轼 《再用前韵寄莘老》:“君不见 夷甫 开三窟,不如 长康 号痴絶。” 鲁迅 《坟·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但他得救之后,无非以为占了便宜,何尝改悔;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,又善于钻谋的,所以不多时,也就依然声势赫奕,作恶又如先前一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