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《清明》 全文: 著处繁花务是日,长沙千人万人出。 渡头翠柳艳明眉,争道朱蹄骄啮膝。 此都好游湘西寺,诸将亦自军中至。 马援征行在眼前,葛强亲近同心事。 金镫下山红粉晚,牙樯捩柁青楼远。 古时丧乱皆可知,人世悲欢暂相遣。 弟侄虽存不得书,干戈未息苦离居。 逢迎少壮非吾道,况乃今朝更祓除。
名句书法欣赏 古时丧乱皆可知,人世悲欢暂相遣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古时 过去了的时代,系指古代 丧乱死亡祸乱。后多以形容时势或政局动乱。《诗·大雅·云汉》:“天降丧乱,饥饉荐臻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涉务》:“居承平之世,不知有丧乱之祸;处庙堂之下,不知有战陈之急。” 清 顾炎武 《顾与治诗序》:“晚值丧乱,独身无子,迫於赋役,困躓以终。” 陈去病 《鉴湖女侠秋瑾传》:“时天下丧乱,内外交鬨,而中朝政治,日益寙败。” 可知见“ 可知道 ”。 人世 整个人类社会;人类世界 降生人世 非人世所堪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 悲欢亦作“ 悲讙 ”。亦作“ 悲懽 ”。悲哀与欢乐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》:“邑野沦蔼,戎夏悲讙。” 唐 刘长卿 《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》诗:“流落还相见,悲懽话所思。” 宋 苏轼 《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》:“平生倾盖悲欢里,早晚抽身簿领间。” 明 王鏊 《震泽长语·文章》:“人情物态,悲懽穷泰,吐出胸臆,如在目前。” 毛泽*东 《送瘟神》诗之一:“ 牛郎 欲问瘟神事,一样悲欢逐逝波。”亦指悲喜交集。 唐 窦群 《初入谏司喜家室至》诗:“一旦悲欢见 孟光 ,十年辛苦伴沧浪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