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补之的《次韵张着作文潜饮王舍人才元家时坐客户部李》 全文: 霜雪埋百花,及时斗春阳。 城南有高士,买屋入花藏。 经时不出门,为花日日忙。 我居在何许,近止东数坊。 亦有佳公子,连车换帷裳。 隔墙蜂蝶諠,开户草木香。 仙人朱桃椎,发绿童脸芳。 此公不可见,此画来远方。 竹欹屠苏坞,柳拂辘轳床。 素儿虽小小,亦足侑客觞。 尚书廊庙具,气若冰壶凉。 忘年此宾主,吾党有辉光。 人生走尘土,岁月颜鬓苍。 曷不休沐暇,过此熏修房。 宴坐二十年,非痴实难量。 张侯不出家,在家说缘忘。 尚拟问两卿,携肴借红妆。 妍歌听黄子,不饮亦清狂。
参考注释不休不停止,不罢休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天下共苦战鬦不休,以有侯王。” 清 周亮工 《书影》卷三:“即如《大风》、《垓下》、《易水》、《秋风》,古人已臻极至,无容更赘一词,乃尚剌剌不休,用心无用之地,何其不自量也!” 浩然 《艳阳天》第二二章:“﹝ 哑吧 ﹞嘴里边‘啊吗吗,啊吗吗’地叫个不休。” 熏修亦作“ 熏脩 ”。佛教语。谓净心修行。 南朝 陈 徐陵 《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既而四空妙定,熏脩已成;八解明心,庄严斯满。”《法苑珠林》卷九:“光荣佛法,拥护世间,卫像防经,长申供养,疏善记恶,永得熏修也。” 傅尃 《馆夜》诗:“空王肯示皈心法,且办熏修习止观。” 薰修:佛教语。谓焚香礼佛,修养身心。《观无量寿经》:“戒香薰修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七六引 隋 江总 《香赞》:“还符戒品,薰修福田。” 明 屠隆 《昙花记·夫人内修》:“皈依三宝,薰修六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