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程公许的《赠山老借馆》 全文: 三生云水僧,失脚困下吏。 每逢道人语,莫逆犹夙嗜。 况兹当龙象,共饮良有味。 宝坊寄嚣氛,一室淡如水。 蹇驴劣驰鹜,人门辄心醉。 向来箠楚尘,火急须湔洗。 净名方丈室,逼塞诸天侍。 可吝一毫端,借我容膝地。 后来支许交,清真遗世累。 团蒲与茗碗,共谈第一义。
参考注释向来(1) 一贯如此 (2) 先前 向来之烟霞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 向来不过笼络耳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 箠楚本指棍杖之类,引申为拷打。《文选·司马迁<报任少卿书>》:“太上不辱先,其次不辱身……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。” 李善 注:“箠与棰同,以之笞人,同谓之‘箠楚’。箠、楚皆杖木之名也。” 唐 元稹 《授刘悟检校司空幽州节度使制》:“守臣婴疾,幕吏擅权,挠政行私,亏恩剥下,过为箠楚,妄作威稜。” 明 屠隆 《昙花记·阎君勘罪》:“ 伏后 ,你可手执铁鞭,亲行箠楚。” 郭沫若 《<孔雀胆>后记》:“ 郑回 的教育很严, 凤迦异 和 异牟寻 ,都要受他的箠楚。” 火急 十分紧急 十万火急 湔洗(1) 洗濯 (2) 除去;洗刷(耻辱、污点等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