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梅尧臣的《次韵景彝奉慈庙孟秋摄事二十韵》 全文: 閟宫初告飨,驾辂已迎秋。 公衮惟时摄,斋庐用尔休。 椒浆兹往奠,鸾驭或来游。 任姒徽音继,邦家故事修。 前期严受誓,侵晓肃传騊。 鸡狗藏深户,蚊蝇响暗沟。 别祠缘相汉,旧礼效宗周。 萧气接庭燎,鼓声通市楼。 乐章分庙奏,牲物用毛柔。 木主升新座,牙盘列庶羞。 叩阶除剑履,宿羽动梧楸。 锡胙人移俎,焚辞漏昼筹。 豆笾将降陛,胥史剧奔牛。 事毕归乌巷,阴余晦彩油。 驱车多叱咤,负担起歌讴。 却直中书省,重瞻十二旒。 词供五更敏,诏吾四方优。 密议存王体,斜封赞禹谋。 勤诚酬异等,润色阐嘉猷。 强拟邺中咏,我思康乐侯。
参考注释中书省官署名。始设于魏晋,是奉皇帝意旨掌机要、发政令的中央机构。隋代改为内史省、内书省。至唐代,国家政令由中书省制定,经门下省审复,交尚书省执行。元代废门下、尚书两省,由中书省总领百官,成为国家政务中枢。明初袭元制,1380年中书省被革去。十二旒(1).天子冕冠前后各悬垂的十二条玉串。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天子玉藻,十有二旒。前后邃延,龙卷以祭。” 郑玄 注:“天子以五采藻为旒,旒十有二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天子前之与后各有十二旒。” (2).借指天子。 宋 梅尧臣 《次韵景彝奉慈庙孟秋摄事二十韵》:“却直中书省,重瞻十二旒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