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袁燮的《题习斋》 全文: 寓形宇宙间,所至习乃成。 事以习故熟,艺以习故精。 婴儿始匍匐,习之能自行。 南人初学没,习惯如履平。 承蜩有余巧,解牛新发硎。 是皆习孰故,见者为之惊。 矧惟君子学,吾道深而宏。 欲穷圣贤域,精微故难明。 圣贤与遇鄙,何啻莛与楹。 愚夫堕恶习,自蹈谷与坑。 善恶分舜跖,毫釐当细评。 莫将朱夺紫,无使渭浊泾。 要源见端的,履践严度程。 容貌必齐庄,坐立无倚倾。 视听一於礼,言语纯于诚。 百行季为本,战战如奉盈。 操行洁冰玉,宇量涵沧溟。 经德岂干禄,为善非近名。 方其学习初,是非交战争。 见义勇必为,有过时自挟。 造次必致察,思虑防始萌。 恶念痛扫除,用力如用兵。 善端谨护持,保已如保城。 新功生者熟,旧飞熟处生。 一心湛不挠,四体明且清。 平居寡悔尤,处困心亦亨。 谁知人寰中,有此天爵荣。 嗟予资浅薄,役于蕞尔形。 主宰未纯一,气血时纵横。 岁月不我与,循省敢遑宁。 以习名其斋,为我座右铭。
名句书法欣赏 以习名其斋,为我座右铭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为我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“损一毫利天下不与,悉天下奉一身不取”的学说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 杨子 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” 座右铭(1).置于座右用以自警之铭文。《文选·崔瑗<座右铭>》 唐 吕延济 题注:“ 瑗 兄 璋 为人所杀, 瑗 遂手刃其仇,亡命,蒙赦而出,作此铭以自戒,尝置座右,故曰座右铭也。”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义解一·支遁》:“僧众百餘,常随稟学,时或有惰者, 遁 乃著座右铭以勗之。” 唐 白居易 《<续座右铭>序》:“ 崔子玉 《座右铭》,余窃慕之,虽未能尽行,常书屋壁。然其间似有未尽者,因续为座右铭云。” (2).泛指可作为格言以自励的文辞。 陈毅 《示丹淮并告昊苏、小鲁、小珊》诗:“革命重坚定,永作座右铭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