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《余将北游留海昏而馀祐禅者自靖安驰来觅诗》 全文: 暮烟重山翠,微风壮松悲。 吾为五顶游,税驾脩水湄。 阿馀幽国来,细路盘颠危。 裹饭夜兼程,杖笠寒相追。 入门一调笑,如获璧与圭。 问来何所欲,雅意在诗词。 念余绿发日,不减子辈痴。 是中有何好,迷著不自知。 败煤磨破砚,冻笔时呵之。 诗成思掀豁,熟读忘倦疲。 乃知少年病,根蒂老未移。 双林古禅宇,檀越多孝慈。 明年东游还,买山缚茅茨。 市蔬近易致,红饭熟夜炊。 得饱即甘寝,万事付儿嬉。 子辈当从我,林麓相追随。 十年何足道,乐死以为期。
参考注释暮烟亦作“墓烟”。傍晚的烟霭。 南朝 梁 何逊 《慈姥矶》诗:“暮烟起遥岸,斜日照安流。” 唐 王昌龄 《留别郭八》诗:“长亭驻马未能前,井邑苍茫含暮烟。” 前蜀 韦庄 《夜景》诗:“谁家一笛吹残暑,何处双砧擣暮烟。” 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坎坷记愁》:“至 靖 ,暮烟四合矣。” 见“ 暮烟 ”。 山翠翠绿的山色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奉和春夜应令》:“水光悬荡壁,山翠下添流。” 唐 王维 《华子冈》诗:“云光侵履跡,山翠拂人衣。” 宋 欧阳修 《逸老亭》诗:“池光开小幌,山翠入重城。” 清 厉鹗 《永兴寺二雪堂晓起看绿萼梅》诗:“是时春空霽,山翠争便娟。” 微风(1).轻微的风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微风过之,湛浊动乎下,清明乱於上,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。” 汉 班婕妤 《怨歌行》:“裁为合欢扇,团团似明月。出入君怀袖,动摇微风发。” 宋 范成大 《春晚》诗之二:“微风尽日吹芳草,蝴蝶双双贴地飞。” 清 刘纯熙 《日暮》诗:“宿鸟树高下,微风云重轻。” 魏巍 《东方》第六部第六章:“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,也被人插到地堡上,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。” (2).指日趋衰微的风俗。 唐 杜甫 《杜鹃行》:“ 蜀 人闻之皆起立,至今相效传微风。”微,一本作“ 遗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