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洋的《陪徐狄二子出东郊即事》 全文: 与君同酸苦,思得一散愁。 散愁何所适,共作郭外游。 是时穷冬节,寒岁未肯收。 茫茫一望间,丰瑞弥阡畴。 老农挟稚子,嬉戏寻朋俦。 问之向人语,明年报有秋。 淮南尘土地,高原少车沟,夏苗率畏旱,冬雪苦不优。 若呈盈尺白,卒岁无所忧。 常闻争战后,天意不自由。 人心结恨愤,阴阳不旋流。 皇天佑邦家,予赍偏九州。 将欲扫凶丑,先为除凶蟊。 况此甸服内,大驾方豫游。 赐之仓箱袢,始应政事修。 所以田野间,老农获歌讴。 愁中闻此语,悦如去罝罦。 未谙鼎馈食,亦宜保乾餱。 回头顾二子,不用自拘办。 往来茅舍酒,三酌更献酬。 枯肠得有润,一笑散孤幽。 放怀了无闷,万事皆悠悠。 晚归足益健。 自喜筋力柔。 归见城中人,揣我将何求。
参考注释天佑上天的佑助。《汉书·杜邺传》:“故内无感恨之隙。外无侵侮之羞,俱享天祐,两荷高名者,盖以此也。” 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五》:“而天祐匪降,疾恙无瘳。” 上天佑助、佑护。《书·咸有一德》:“非天私我 有商 ,惟天佑于一德。” 孔 传:“非天私 商 而王之,佑助一德所以王。”《清史稿·理密亲王允礽传》:“果蒙天佑,狂疾顿除,改而为善,朕自有裁夺。” 刘半农 《欧洲花园》:“以 撒拔司丁 之英毅,竟不蒙天佑,身死国辱,隳其祖宗之遗烈。” 邦家国家。《诗·小雅·南山有台》:“乐只君子,邦家之基。” 郑玄 笺:“人君既得贤者,置之於位,又尊敬以礼乐,乐则能为国家之本。”《后汉书·皇甫规传论》:“故能功成於戎狄,身全於邦家也。” 明 邵璨 《香囊记·点将》:“看他气宇堂堂,威风凛凛,乃朝廷之心膂,为邦家之爪牙。” 孙中山 《同盟会宣言》:“此遭邦家多难,困苦百折。” 九州(1) 中国的别称 (2) 日本四主岛中最南的岛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