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习字漫咏》 全文: 去程喜新景,掞藻临毡庐。 归途率经见,习字向纸疏。 设非斯二事,奚以遣几馀。 耽斯并政懈,吾宁肯为诸。 李杜有佳句,钟王存法书。 人均非逸者,艺也道与居。 缮性得深资,何事非起予。
参考注释去程去路。 唐 张祜 《玉环琵琶》诗:“宫楼一曲琵琶声,满眼云山是去程。” 宋 张先 《卜算子慢》词:“溪山别意,烟树去程,日落采苹春晚。” 掞藻铺张辞藻。 唐 萧颖士 《赠韦司业书》:“今朝野之际,文场至广,掞藻飞声,森然林植。” 清 钮琇 《觚賸·圣武成功诗》:“ 康熙 丁丑,今上亲征 葛尔丹 ……还宫而后,在朝者掞藻彰勋,诸体咸备。” 毡庐亦作“氊庐”。1.即毡帐。《新唐书·北狄传·奚》:“逐水草畜牧,居氊庐,环车为营。” 宋 梅尧臣 《送祖择之学士北使》诗:“宿造毡庐开,行逢猎骑合。” 清 赵翼 《潞江》诗:“经年马背安居地,每夕氊庐托宿家。” (2).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。 南朝 陈 徐陵 《移齐文》:“西穷版屋,北罄毡庐。” 宋 曾巩 《明妃曲》之二:“一辞椒屋风尘远,去託氊庐沙磧深。”参见“ 毡帐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