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重阳日幸香山静宜园即事叠去岁诗韵》 全文: 数来九九叶乾阳,今岁秋长了不凉。 翠柏丹枫争助景,紫萸黄*菊弗孤香。 登高例作七言体,抚节何妨两鬓苍。 所幸胜于壬子者,有收民气昨全忘。
参考注释登高 上到高处。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,大江茫茫去不还。——唐· 李白《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》 七言体即七言诗。 郭沫若 《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》:“拿七言体来说,正式出现于 曹丕 的诗中,但它真正流行起来还来 唐朝 ,到现在已经一千多年。” 抚节击节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饯於郊衢,抚节悲歌,声振林木,响遏行云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闺情》诗:“弹琴抚节,为我絃歌。” 元 柳贯 《寒日山居》诗:“老来抚节偏多感,何必 云安 有杜鹃。” 清 姚鼐 《送张橿亭少詹为晋阳书院山长》诗之一:“少壮曾几时,抚节能无叹!” 何妨(1) 为什么不 何妨一试 (2)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 你何妨试一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