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浙的《寄陈璞斋》 全文: 不记君别时,岁月良悠悠。 昔别发尽白,况复经数秋。 非无一纸书,天长路阻脩。 时时向令子,勤勤问安不。 昨云有家讯,字细如蝇头。 起立索书观,想君眼力优。 书言客游倦,旦夕买归舟。 又言绿水隩,欲卜林塘幽。 洿池足菱芡,刀田亦易求。 一心处两端,躇蹰迷去留。 老去恋故山,携孥当远游。 数口隔异县,宁免羁旅愁。 山中破茆屋,海田卤不收。 顷属饥馑后,知识半已流。 生理已穷蹙,圭撮不易谋。 故乡虽云乐,贫病增我忧。 旧游多友生,缓急或可投。 又闻闾里间,还多好义俦。 男女就婚嫁,亲戚情绸缪。 澹荡天地间,何必念故丘。 秋叶鸣策策,蟋蟀响不休。 申旦不成寐,思君见无由。 迢递寄君诗,庶无沈与浮。
参考注释男女(1) 男女性的统称 男女老幼 (2) 〈方〉∶儿女的统称 婚嫁 结婚的行为或礼仪 亲戚(1) 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 (2) 指父母及兄弟等 去亲戚而事君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亲戚安居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独身无亲戚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 (3) 指内外亲属 亲戚畔之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 亲戚之所畔。 悦亲戚之情话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 当如亲戚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送给朋友和亲戚的礼物 绸缪(1) 紧密缠缚 绸缪束薪。——《诗·唐风·绸缪》 (2) 缠*绵;情意深厚 发函伸纸,是何文采之巨丽,而慰喻之绸缪乎!——吴质《答东阿王书》 绸缪之旨,有同骨肉。——卢湛《赠刘琨一首并书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