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令的《答友人》 全文: 幽兰生深林,不佩亦自臭。 天马苟伏皂。 驽足日加骤。 兰生喻人学,不为仕乃究。 马伏侔自怠,一失遂永后。 以今曷为言,念子不可逗。 前我初识子,爱其肌骨秀。 又观所为诗,往往擅高右。 迨熟相与言,低俯如有就。 我乐成美者,遽以古诗叩。 上言高雄张,中杂富贵斗。 且将起其贫,固欲激其懋。 尚谓非重游,犹恐信不厚。 挥汗谢为书,戴雨去自奏。 予始喜此诗,若获弦逐壳。 如何答我诗,遽此与前谬。 我始得则谢,实若答雉嗅。 大凡欲有为,当决如蝠狖。 苟进又安退,何自鼠穴首。 吾见人自荒,未有耕不收。 设或坚决为,加以勤自副。 石将为溜穿,曲亦因累揉。 大可入圣域,中能践贤囿。 借使不及然,犹足闻见富。 中吾不可止,在我固无疚。 己迷不自复,惧子遂著陋。 听之无予违,斯言将不又。
参考注释为言(1).与之说话;与之交谈。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岂寡人不足为言邪?何故哉?”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汾水》:“ 辛 貌丑,妻不为言。” (2).犹为意。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 管仲 贫困,常欺 鲍叔 , 鲍叔 终善遇之,不以为言。” 诈伪之言。为,通“ 伪 ”。《诗·唐风·采苓》:“人之为言,苟亦无信。”《诗·唐风·采苓》:“人之为言,胡得焉。” 孔颖达 疏:“人之诈伪之言。” 陈奂 传疏:“古‘为、伪、譌’三字同。《毛诗》本作‘为’,读作‘伪’也。为言即谗言,所谓小行无徵之言也。” 不可(1) 不可能;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,不可取。——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 学不可以已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 (2) 决不能,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不可一概而论 (3) 与“非”搭配,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,我非去不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