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《雨二首》 全文: 青山澹无姿,白露谁能数。 片片水上云,萧萧沙中雨。 殊俗状巢居,曾台俯风渚。 佳客适万里,沈思情延伫。 挂帆远色外,惊浪满吴楚。 久阴蛟螭出,寇盗复几许。 空山中宵阴,微冷先枕席。 回风起清曙,万象萋已碧。 落落出岫云,浑浑倚天石。 日假何道行,雨含长江白。 连樯荆州船,有士荷矛戟。 南防草镇惨,沾湿赴远役。 群盗下辟山,总戎备强敌。 水深云光廓,鸣橹各有适。 渔艇息悠悠,夷歌负樵客。 留滞一老翁,书时记朝夕。
名句书法欣赏 水深云光廓,鸣橹各有适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云光(1).云层罅缝中漏出的日光。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前汉下》:“﹝ 昭帝 ﹞使宫人歌曰:‘……云光开曙月低河,万岁为乐岂云多。’” 唐 杜牧 《商山麻涧》诗:“云光嵐彩四面合,柔柔垂柳十餘家。” 元 袁桷 《元日朝回》诗之二:“花气欲浮金凿落,云光疑下锦流苏。” (2).指美女头发的光泽。 唐 王绩 《辛司法宅观妓》诗:“云光身后荡,雪态掌中回。” 唐 李百药 《戏赠潘徐城门迎两新妇》诗:“云光鬢里薄,月影扇中新。” (3).云母的一种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七五:“云母五名。第一精者名云光。” (4). 汉 宫殿名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一:“ 汉 掖庭有 月影臺 、 云光殿 ……不在簿籍,皆繁华窈窕之所栖宿焉。” 鸣橹亦作“ 鸣艣 ”。摇橹声。借指船行。 宋 王安石 《题朱郎中白都庄》诗:“藜杖听鸣艣,篮舆看种田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倪文举奉常将归东林》诗:“相过得得款溪门,雪夜前村听鸣櫓。” 宋 陆游 《航海》诗:“趁潮乱鸣艣,过磧细扶柁。” 明 刘基 《彭泽阻风》诗:“不寐残缸犹闪灭,动情鸣櫓数哑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