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渊的《次韵酬邓天启》 全文: 少年翰墨场,自姹穿杨箭。 谁论第一功,不数曹参战。 圣门窥管豹,一斑时许见。 弃捐忧患中,更欲资陶鍊。 两邓富文采,端可同席砚。 投璧或未知,贾石谁敢衒。 小栟诗益奇,出语人所羡。 过门遗新篇,无乃思与狷。 我怀古作者,临文频抚卷。 孰能扫千人,期君当八面。
参考注释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,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翰墨场犹翰墨林。 南朝 宋 谢瞻 《张子房诗》:“济济属车士,粲粲翰墨场。” 唐 杜甫 《壮游》诗:“往昔十四五,出游翰墨场。” 宋 张孝祥 《鹧鸪天·上元设醮》词之三:“忆昔追游翰墨场, 武夷 仙伯较文章。” 穿杨(1).谓射箭能于远处命中杨柳的叶子。极言射技之精。语本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 楚 有 养由基 者,善射;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。” 唐 薛业 《晚秋赠张折衝》诗:“位以穿杨得,名因折桂还。” (2).泛指技艺高超。《北史·隐逸传·崔赜》:“况復桑榆渐暮,藜藿屡空;举烛无成,穿杨尽弃。” 元 辛文房 《<唐才子传>引》:“故章句有焦心之人,声律至穿杨之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