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《眉州谒三苏公祠(祠即故宅今为眉山书院)》 全文: 蟆颐山色腴不枯,玻瓈江水如醍醐。 眉州城郭劫灰后,水塍漠漠成榛芜。 邮亭下马询老卒,苏公故第城西隅。 旋来束带荐蘋藻,辰良何必烦神巫。 往者此地铁脚乱,高门大宅皆焚如。 此祠岿然谁所作,维公大节惊顽愚。 双柏轮囷溜霜雨,廷立冠剑古丈夫。 长公遗像龙眠笔,马券剥落涪翁书。 残碑插笏尚林立,紫藤碧藓缠龟趺。 祠西一水最萧瑟,经霜菡萏犹扶疏。 甘蕉十丈覆檐霤,落花乱迸红珊瑚。 当年结搆不草草,要令咫尺成江湖。 故园如此不归老,与人家国徒区区。 琼儋雷藤历九死,口甘熏鼠随猿狙。 头纲八饼有何意,桄榔万里非吾庐。 两公神灵未磨灭,应翳白凤游清都。 游戏下界亦聊尔,鲲鹏岂必抢枋榆。 眉州玻瓈天马驹,酹公三釂公归乎。
参考注释故园 对往日家园的称呼 别梦依稀咒浙川,故园三十二年前。——毛泽*东《七律·到韶山》 如此(1) 这样,那样;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这样或那样 如此则荆吴之势强——《资治通鉴》 理当如此 (2) 达到这个程度或达到这个范围 劳苦而功高如此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(3) 这样的 两座城市发展的状况是如此相同 不归(1).不返家。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:“我徂东山,慆慆不归。” 清 蒲松龄 《司文郎》:“又闻次年再行乡试,遂不归,止而受教。” (2).不归还。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盗户》:“詎恶久假不归,霸为己有。” 人家(1) 代词,指说话人或听话人以外的人 人家能做到的,我们也能做到 (2) 代词,指某个人或某些人 把信给人家送去 (3) 代词,指说话者本人 人家等你半天了 区区(1) 小;少。形容微不足道 区区之薛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 区区之地。——汉· 贾谊《新书·过秦论上》 何乃太区区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区区百人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 区区之数 区区五毛钱 区区小事,何足挂齿 (2) 犹方寸。形容人的心 区区之心 (3) 旧时谦辞,我 区区向往之至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 (4) (语气不庄重) 此人非他,就是区区 (5) 诚挚 感君区区怀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