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玉峰的《八声甘州》 全文: 旦:盈盈交泪掩双眸。 揉脂掷粉怨妆楼。 不耐烦琵琶调。 空嗟叹柏梁舟。 我只恁断肠百结悲何满。 怎教做金缕千巾唱莫愁。 奴家今日只为双亲骸骨。 以致失身如此。 罢罢。 我死而无怨。 且自坚心耐守。 天那。 对谁堪诉这缘由。
参考注释奴家旧时女子自称。《敦煌变文集·破魔变文》:“奴家爱着綺罗裳,不勋沉麝自然香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是奴家要往爹娘家去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三回:“奴家是 东京 人氏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拒媒》:“奴家已嫁 侯郎 ,岂肯改志。” 今日(1).本日;今天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今日病矣,予助苗长矣。” 唐 韩愈 《送张道士序》:“今日有书至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四五回:“ 杨雄 道:‘兄弟何故今日见外?有的话,但説不妨。’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回:“ 华忠 説:‘今日赶不到的;他连夜走,也得明日早上来。’” (2).目前;现在。《穀梁传·僖公五年》:“今日亡 虢 ,而明日亡 虞 矣。” 唐 骆宾王 《为徐敬业讨武曌檄》:“请看今日之域中,竟是谁家之天下?” 清 黄遵宪 《台湾行》:“今日之政民为主,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!” 丁玲 《韦护》第一章:“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、有智识的妇女。” 双亲 父亲和母亲 骸骨(1) 尸骸之骨 父子暴骸骨于中野,不可胜数。——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 (2) 又指身体。旧称一身为上尽事,故辞官称乞骸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