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谢灵运的《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王粲》 全文: 家本秦川,贵公子孙,遭乱流寓,自伤情多。 幽厉昔崩乱,桓灵今板荡。 伊洛既燎烟,函崤没无像。 整装辞秦川,秣马赴楚壤。 沮漳自可美,客心非外奖。 常叹诗人言,式微何由往。 上宰奉皇灵,侯伯咸宗长。 云骑乱汉南,纪郢皆扫荡。 排雾属盛明,披云对清朗。 庆泰欲重叠,公子特先赏。 不谓息肩愿,一旦值明两。 并载游邺京,方舟泛河广。 绸缪清燕娱,寂寥梁栋响。 既作长夜饮,岂顾乘日养! 参考注释伊洛(1).亦作“ 伊雒 ”。 伊水 与 洛水 。两水汇流,多连称。亦指 伊 洛 流域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, 河 竭而 商 亡。” 韦昭 注:“ 伊 出 熊耳 , 洛 出 冢岭 。 禹 都 阳城 , 伊 洛 所近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赠白马王彪》诗:“ 伊 洛 广且深,欲济川无梁。” 唐 杜甫 《北征》诗:“ 伊 洛 指掌收, 西京 不足拔。” 宋 欧阳修 《送徐生之渑池》诗:“我昔初官便 伊 洛 ,当时意气尤骄矜。” 清 叶襄 《禹陵》诗:“泉源留俭德, 伊 洛 想神功。” (2).指二 程 理学。参见“ 伊洛之学 ”。 燎烟谓烧为烟烬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拟魏太子“邺中集”诗·王粲》:“ 伊 洛 既燎烟, 函 崤 没无像。” 燔燎祭天的烟缕。《东观汉记·丁鸿传》:“柴祭之日,白气上升,与燎烟合。” 宋 苏辙 《郊祀庆成》诗:“荐洁求阴燧,驰诚寄燎烟。” 函崤函谷关 与 崤关 的并称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拟魏太子<邺中集>诗·王粲》:“ 伊 洛 既燎烟, 函 崤 没无像。” 无像见“ 无象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