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刚中的《类试院放榜众论以得士为庆作古诗一章呈详定》 全文: 书生业辞艺,不为觅科举。 胸中负器识,笔下有今古。 君看阿房赋,岂是布衣语。 独其在糊名,贵贱惟所主。 得之类至宝,弃去祗如土。 有司开化炉,熔铸要精处。 时方为鼎镛,小冶不应鼓。 诸公皆名流,学海浩吞吐。 丹灵骨先换,入榜尽龙虎。 访以执文柄,我亦费罗取,书生家风寒,仆马在何许。 趼足赴重围,裹饭坐长庑。 视公帘幕间,若有霄汉阻。 那知先达心,每事必念祖。 未把短檠弃,尚记灯烛苦。 关防周罅隙,考校到毫缕。 杂置战场文,一字不轻与。 如持古黄钟,端坐分律吕。 在处拔其尤,可但十得五。 奉此贤能书,足以上天府。 蜀士多豪英,父老自能数。 谓或有遗珠,勉使相接武。 我辈酒樽空,边城隔烟雨。
参考注释短檠矮灯架。借指小灯。 唐 韩愈 《短灯檠歌》:“一朝富贵还自恣,长檠燄高照珠翠;吁嗟世事无不然,墙角君看短檠弃。” 宋 杨万里 《跋蜀人魏致尧抚乾万*言*书》诗:“雨里短檠头似雪,客间长鋏食无鱼。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二折:“这噪花枝灵鹊儿,垂帘幙喜蛛儿,正应着短檠上夜来灯爆时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秋水·听雨》词:“依旧乱蛩声里,短檠明灭,怎教人睡。” 灯烛 油灯和蜡烛;泛指灯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