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唐尧臣的《金陵怀古》 全文: 晋末英雄起,神器沦荒服。 胡月蚀中原,白日升旸谷。 金陵实形胜,关山固重复。 巨壑隍北壖,长江堑西隩。 凿山拟嵩华,穿地象伊穀。 草昧席罗图,荜路戴黄屋。 一时因地险,五世享天禄。 礼乐何煌煌,文章纷郁郁。 多士春林秀,作颂清风穆。 出入三百年,朝事几翻覆。 搀抢如云勃,鲸鲵旋自曝。 倦闻金鼎移,骤睹灵龟卜。 吁嗟王气尽,坐悲天运倏。 天道何茫茫,善淫乃相复。 行路偏衣半,遂亡大梁族。 日隐汀洲上,登舻舟鹿川陆。 月回吴山树,风闻楚江鹄。 因依兰蕙丛,采襭不盈掬。
名句书法欣赏 行路偏衣半,遂亡大梁族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行路 路人,在路上行走的人 骨肉为行路。——唐· 魏征《谏太宗十思疏》 偏衣两色合成之衣。《左传·闵公二年》:“大子帅师,公衣之偏衣,佩之金玦。” 杜预 注:“偏衣,左右异色,其半似公服。” 清 洪颐煊 《读书丛录》:“《礼记·玉藻》‘衣正色,裳间色’,偏衣,谓间色不正之衣。” 遂亡坠亡;废弛。遂,通“ 坠 ”。《荀子·正论》:“以是百官也令行於境内,国虽不安,不至於废易遂亡,谓之君。”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:“遂亦读为坠,谓不至於废弛坠失也。” 宋 叶适 《黄文叔诗说序》:“然性情愈昏惑,而各意为之説,形似摘裂,以从所近,则诗乌得復兴,而宜其遂亡也哉!” 大梁(1) 架在山墙或屋架上最高的一根横梁,也叫正梁、脊檩 (2) 主要的任务或责任人 他在单位挑大梁 (3) 战国时 魏国都城,现 河南省 开封市 魏有隐士曰 侯赢…为 大梁夷门(东门)监者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