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纳兰容若的《海棠春·落红片片浑如雾》 全文: 落红片片浑如雾,不教更觅桃源路。 香径晚风寒,月在花飞处。 蔷薇影暗空凝贮。 任碧飐轻衫萦住。 惊起早栖鸦,飞过秋千去。
参考注释落红落花。 唐 戴叔伦 《相思曲》:“落红乱逐东流水,一点芳心为君死。” 元 高克恭 《过信州》诗:“风送落红搀马过,春风更比路人忙。” 清 陈维崧 《破阵子·拟过竹逸斋前探梅》词:“四百八十 南朝 寺,二十四番花信风,鹃啼催落红。” 浑如 非常像;酷似 桃源路(1).通往理想境界之路。 唐 孟浩然 《高阳池送朱二》诗:“殷勤为访桃源路,予亦归来 松子 家。” 宋 辛弃疾 《水龙吟·题雨岩》词:“有怒涛声远,落花香在,人疑是、桃源路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海棠春》词:“落红片片浑如雾,不教更觅桃源路。香径晚风寒,月在雀飞处。”参见“ 桃花源 ”。《白雪遗音·南词·乌啼花落》:“临别订期赠肺腑,缘何心口不相同。莫不是,另觅桃源路,许久全无信一封,害得我小侍儿报花无心赏。”参见“ 桃源洞 ”。 (2).指通往美人住处的路。 南唐 冯延巳 《酒泉子》词:“陇头云,桃源路,两魂销。”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湖赏》:“挑灯夜半自嘆吁,几回梦入桃源路,须再聘沉鱼美姿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