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何梦桂的《送淳安括田省委买都事》 全文: 白马何方来,青丝红锦鞯。 手持省府檄,身著从事衫。 分麾莅属邑,衔命司括田。 一见为鸾凤,不肯为鹰鹯。 视民如有疾,见客似无官。 疲民得贾父,僻壤戴苏天。 群情有欲愬,百口难具宣。 君来五阅月,熟察民颠连。 严为浙偏垒,淳在严万山。 按图览舆地,邑境若斗然。 一分布阡陌,九分奠山川。 垦亩杂沙砾,斸土见水泉。 桑不结趼丝,农不供粥饘。 耕凿地力尽,租税民用殚。 江南享有国,钱塘余百年。 地偏费实浩,额外赋益繁。 和买非正绢,茶役皆赢钱。 民穷未忍死,上慈政令宽。 三年输未足,一榜逋悉蠲。 遗黎戴白叟,尚能话兴元。 天朝大一统,地域跨八埏。 中邦定成赋,远氓均受廛。 吁嗟天地仁,岂使雨露偏。 君归勿委蛇,禁中需牧颇。 原言述民劳,海表同恩波。 相彼西人好,东人争奈何。
名句书法欣赏 吁嗟天地仁,岂使雨露偏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吁嗟(1).叹词。表示忧伤或有所感。《楚辞·卜居》:“吁嗟嘿嘿兮,谁知吾之廉贞。”《文选·谢朓<和王著作八公山诗>》:“平生仰令图,吁嗟命不淑。” 李善 注引 薛君 《韩诗章句》:“吁嗟,嘆辞也。” 陈毅 《感事书怀》诗:“吁嗟我与汝,沧海之一粟。” (2).叹词。表示赞美。 明 黄溥 《闲中今古录》:“至今儿孙主沙漠,吁嗟 赵 氏何其隆!” 清 黄遵宪 《纪事》诗:“吁嗟 华盛顿 ,及今百年矣。” (3).哀叹;叹息。《孔子家语·执辔》:“民恶其残虐,莫不吁嗟。”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救边》:“一人吁嗟,王道为亏。” 唐 寒山 《诗》之二○四:“世人何事可吁嗟,苦乐交煎勿底涯。”《剪灯新话·秋香亭记》:“女吁嗟抑塞,不能致辞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三五回:“那鸚哥便长叹一声,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。” 天地(1) 天和地。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天地之闻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原君》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(2) 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(3) 指天地之间,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 天地百法乎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。 天地不能生人。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。 雨露 雨和露,比喻恩惠、恩泽 |